打开观察近代常德的“一扇窗”—专访《家在常德》译者李楠芳

作者: 时间:2017-03-28 点击数:

    【引子】2011年,美国东洛杉矶学院历史学教授菲利斯·班南·伍德沃斯(中文名为巴玉华)出版了《家在常德——从满清到新中国,1909-1951》一书,生动叙述了满清末期到建国初期,其家族在常德工作生活的情景,并提供了近代常德生动广阔的社会历史画面。2016年,湖南文理学院教师李楠芳将这本书翻译并出版。

    常德晚报:您是什么时候发现《家在常德——从满清到新中国,1909-1951》这本书的?又是怎么想到把这本书翻译过来的?

    李楠芳:在原著出版的同一年,2011年9月的一天,朋友晏世尧先生将这本书介绍给我。晏老是巴玉华教授在中国唯一的朋友。他的母亲是作者童年的玩伴。在听过晏老对本书的介绍及对原著浏览之后,我决定翻译这本书。个人觉得,本书是外籍人士描写常德的第一本专著,意义十分重大。而且作者巴玉华教授热切期盼这本书被立即译成中文,让更多的常德人民了解这段历史。作为土生土长的常德人,能够翻译这位美国“老乡”的故事,也觉得非常荣幸。

    常德晚报:翻译历时多久,中间有什么故事?

    李楠芳:翻译从2011年开始,历时3年多。因为我平时要上课,回家又要备课带小孩,只能利用业余时间翻译。40万字的任务也很艰巨,有段时间曾经想过要放弃,但后来还是坚持下来了。在翻译和出版过程中,我的工作单位湖南文理学院给予了最大的支持。

    我与巴玉华教授的沟通都是通过电子邮件。在书籍的翻译和出版过程中,她时刻表示出关心并不时与我进行邮件交流。我特意统计了一下,发现我们之间的往来邮件共计117封。她会事无巨细地问到书中有无删减部分,我也会就书中出现的翻译上的问题向她求教,她会一一作答,有些完全是靠她仍有的当年记忆回答的。除了和她就本书翻译的问题进行交流之外,我经常会把常德发生的变化告诉她,给她发一些常德的近照。她也会把她的生活状况和家庭情况说给我听,我感觉她就像奶奶一样亲切。

    常德晚报:这本书中,哪个部分最让你印象深刻?

    李楠芳:在翻译的过程中,我常常被作者的思乡之情深深感动。巴教授在90岁高龄写作本书,成书13个章节40余万字。为了搜集资料,她跨越了三大洲,去了父亲的故乡爱尔兰找寻关于父亲的资料,也曾前往英国档案馆查找,还去了母亲的故乡澳大利亚,以及中国的贵州、烟台和常德。

    巴玉华在常德出生长大。1988年,她和姐姐巴丽华特意将父母的骨灰从美国带来常德安葬,让其父母永远安息在常德这片他们最深爱的土地上。在他们眼里,常德才是第一故乡。巴玉华在84岁时再次来到常德,在看到常德发生的巨大变化,成为一个现代化的都市之后倍感欣喜。如果不是年纪太大,加上腿脚不便,她应该会再到常德来的。《家在常德》一书是她对于常德最美好的想念,也是给予常德市最深情的礼物。她对常德如此眷恋,都是因为一个字,那就是——“家”。其父母虽在美国去世,却葬在常德,这也是因为他们把常德当做了他们的第一故乡。

    本书展示了近代常德的城市面貌、人民的生活状况、各种历史事件,以及珍贵的第一手历史照片,如清末民初的常德沅水码头、河街吊脚楼、七里桥、太阳山、广德医院等。在第一次看到那些熟悉的名称却又陌生的历史旧照时,作为常德人的我感到非常激动和高兴。

    常德晚报:就您个人看来,《家在常德》对于常德的意义在哪里?

    李楠芳:这本书是常德人民了解近代常德的一个窗口,再现了很多常德人民本身都可能不了解的历史往事。书中的照片和记录是关于常德的第一手珍贵史料。我们能了解到许多近代常德及近代湖南和中国鲜为人知的历史事件、历史画面、历史图景、历史细节、历史珍闻。这是一本描述古城常德在近现代一个阶段所发生事情的书籍,也是一本了解上个世纪常德相关历史难得一见的书籍。书中很多资料都是第一次披露,读者会发现一个个从来不曾了解的常德旧照和社会生活的趣闻轶事。

    这本书产生的社会反响出乎我的意料之外,很多教授、学者和记者在撰写文章和报道时都引用了书中的记载,彰显了这本书的史料价值。2016年,这本书先后被广州市图书馆、常德市图书馆、常德市紫菱图书馆、常德市档案馆收藏。

    记者 刘凌

本文转自尚一网:http://changde.cdyee.com/content/2017-03/24/content_821848.htm

湖南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  地址:湖南省常德市洞庭大道3150号
电话:0736-7186081  邮编:415000